10月30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学校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党委书记张明耀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于推动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及时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万众一心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重点学习理论创新点、立场观点方法和实践要点,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伟力,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不断从第五卷中汲取学校深化改革发展、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的策略方法,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为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标杆提供根本方向指引与精神动力支撑。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指导。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会议强调,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融合导向,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强化服务地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牢牢把握市场导向,主动优化学科布局、持续深化改革,积极布局与新兴领域和新赛道相匹配的专业集群,强化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引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校内综合改革,持续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牢牢把握服务导向,聚焦真问题、实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会议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融会贯通学,努力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一至四卷贯通起来,与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涂庆皓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深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为主题做专题讲解。与会同志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
学校党委常委班子成员、校级领导,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会。
连日来,吉林化工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盛况,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闫广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站在新的起点,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吉林化工大学“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标杆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团委书记徐微微:蓝图鼓舞人心,使命催人担当。作为高校团委书记,需扛起思想引领核心职责,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党的创新理论、新中国奋斗史、新时代成就及国际格局深度融合,清晰解读国家发展蓝图、战略布局与人才需求,引导学生筑牢“听党话、跟党走” 思想根基。在此基础上,还要双轨推进实践与创新,推动青年学生以青春奋斗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宣”“研”“讲”“传”四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形成理论宣讲、专题研究与教学讲解、热点传播协同推进的教学体系,及时、准确、生动地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并以学生更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全会精神真正成为学生提升理论素养、责任担当和积极践行的宝贵财富。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董安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规划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作为一名基层学院党委书记,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断完善学院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嘉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以“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为原则,将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激发青年学子在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的使命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冯俊骐: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更加明晰了辅导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坐标。全会所强调的制度建设与治理效能,于我而言,启示在于要将学生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实。这要求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日常事务管理,更要着力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体系,提升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时代使命,持续把全会精神融入日常育人工作,助力青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学生骨干张芮琪:作为团学骨干,我们要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时我们也要锚定自身方向:既要主动打牢专业基础、参与学科实践以储备过硬本领,也要从“服务身边同学” 做起,以志愿为桥、实践为路,在社区服务与文化传播中践行青春责任。我们必将以奋进姿态,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强国复兴新篇章注入青春动能。
校学生会学生骨干张桓语:作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骨干,更应带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扛起青年责任,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将个人成长与学生工作实践结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身边同学参与志愿服务、乡村实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活力。
(初审:赵雨 复审:李超 终审:沈士彬)


